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雾霾状空气污染已成中国多数大城市的常态。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北京为缓解霾情,不得不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在京事业单位放假六天。空气污染是非良性经济发展的综合集中体现。雾霾其实是一个病人的症状, 只是突显了病态的程度。但是治病还需要从源头寻找治疗方案。

当前中国民众环境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关注诸如PX化工厂,垃圾焚烧厂修建的环境问题, 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有些熟视无睹的建设项目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居民区住宅楼, 还有机场、 高铁和公路等大型基建设施的环境问题。有不少人认为此类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地区经济。 一般公众认为这类建设远不如化工厂之类可怕, 暂时看不出明显的环境损害。 有的甚至觉得此类建设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和周边房价, 何乐而不为。

其实在空气质量不达标地区,应该是什么都不能建,任何项目都不能上,除非项目是零排放。防止雾霾要从规划入手

应该说,一切新建项目都可能是雾霾的来源。例如房地产或道路建设等等都需消耗大量的能源,需要生产大量钢材和水泥其等材料。例如新建机场,而机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由机场而引发的工业、服务业,机场运行带来的周边地区交通和车流等等都是污染源。 

举个例子,在英国,一个新建项目拿到规划许可(planning permission)的过程漫长。根据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等等,申请规划许可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大型项目在规划许可的过程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也很常见,最后还不一定能得到通过。除了工程设计的种种标准,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往往也是规划许可是否获准的关键。而空气质量是其中一项实质性要素(Material consideration),特别是在空气质量管理区域(AQMA,即空气质量有困难达标的区域)具备一票否决权

大型基建项目需经过充分的论证,需要严格考察不同可行替代方案的优缺点。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应该是决定项目能否上马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项目已经决定要上了,有些辅助设施已经在建,环境评价不过是需要走的一个程序。

雾霾是长期非可持续发展的后果。全面雾霾一旦形成,恢复是一个极其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则无法奢谈雾霾治理。那么在现有状况下,怎样进行大气质量管理从而改善大气质量?

首先要彻底扭转观念从控污转向预防为主。需要以预防大气污染为出发点,而不是出现了污染再投巨资控制治理污染。这就要求在国家和地方的层面,对新规划和建设项目有全局性严格把关。宁可不上项目,也不能错上项目。新建项目需要公开论证有没有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的利弊何在?有没有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和决策过程?

减少污染的关键是减少来自污染源的排放。大气污染与能源消耗密不可分。以燃煤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如果不进行彻底转型,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可能得以改观。减排可以实现气候变化和污染控制的双赢。减排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唯一出路。怎样转向低碳的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是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大气质量面临的挑战。

其次,对建成项目的污染排放控制和技术改造也必不可少。很多城市区域的首要污染来源已从工业污染转为交通污染为主体。交通污染的减排和达标同样不可忽视。

要实现对建成项目的污染排放控制和交通污染的减排,编制一个数据质量可靠、基本全面的排污清单作为决策和技术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掌握每个污染源的位置和排放情况。排污清单在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或者国家层面都应该具备。目前国家大气质量战略和有些省市大气质量管理行动计划相继出台,但若问起比较完整的排污清单,绝大多数的环保部门会说没有。虽然各个地方的排污情况经常在变,但这不能成为没有一套系统的排污清单的理由。排污清单应对污染源定位并包括所有大中型工业污染源,民用取暖燃烧等面源,交通道路机动车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源(建筑工地,扬尘)等等。有了可靠的排污清单,基础数据做扎实了,空气质量预测,模拟,预报,情景分析,减排措施才有真正的基础。各个城市和地方建立空气质量管理行动计划才能追根溯源。不然的话,依然是空对空。

从英国的经验看,英国从1995年起开始进行制定国家大气质量战略的工作。法律规定英国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工作,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地方,当地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AQMA),并制定相应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达标。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年。各个城市已建立比较可靠的排污清单。英国全国性的大气排污清单数据常年在网上公开,所有政府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完全实时公开,历史数据也完全公开,供各地做空气质量评估使用。打破各自为阵的数据壁垒(例如工业,交通,气象和环境数据等等),真实数据的全面公开、共享和透明是国家大气质量战略成败的关键。

除了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掌握污染状况外,通过模型模拟预测也是必要补充手段。模拟在大气污染的研究与控制中有着多重作用。包括评估无法进行监测的位置的污染物浓度、了解污染物的未来浓度水平、判断哪些是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源,进行情景分析等等。模型结果的可信度也要基于可靠的排污数据。

2015年中国实施的新环境法,其中较受关注的是加强公众参与,加强信息公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举措。公众应有充分的质疑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甚至诉讼权。环境危害问题对公众和舆论彻底开放,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一部完善的法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法,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政府的推动总体说是自上而下的。任何为某会议某体育赛事进行的“突击式治理污染方式,都是徒劳的。只有当违法代价不可承受,环境法切实成为企业和机构不得不遵守的行动准则时,中国的环境质量才有一线曙光。

 

话题:



0

推荐

盛湘渝

盛湘渝

1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环境科学博士,在英国有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 居于剑桥。她是英国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模拟, 低碳发展领域专家。她是英国皇家气象学会Fellow(FRMetS), 英国注册工程师(CEng),英国注册物理学家(CPhys),英国注册科学家(CSci)和英国注册环境科学家(CEnv)。她同时是英国法庭注册见证专家(Expert Witness)。盛湘渝博士现兼任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模拟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和重庆大学客座教授。她拥有物理和环境工程理工双学士,环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双硕士,环境科学博士学位。 盛湘渝博士曾任英国贸易投资署环境工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主持伦敦2012 奥林匹克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测预报、中国-欧盟综合环境项目以及英国各地区的大型工程项目。她曾任中国留英学者专业团体联合会(FCPS-UK)副主席,曾为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UK-CARE)联合创始人(2000年)并曾任理事长,现为理事会理事。她是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资深校友组织成员。业余时间自2001年起联合创办并任剑桥《剑河风》杂志社主编至今。

文章